“老師,老師,再見吧!幼兒園,幼兒園,再見吧!……”在小朋友的歌聲中,我們即將與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孩子們分別。來到這個班級,不知不覺,伴著這群調皮又可愛的孩子已經整整兩年半了,現在他們即將離開我們,離開他們生活了三年的幼兒園,要去小學學習更多的本領了?粗麄內陙硪徊揭粋腳印地向前邁進,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我們真的感到很欣慰;仡欉@學年的教育歷程,我們更是記憶猶新。在過去的一學年里,我們班級幾位老師以最大的熱情和干勁投入到各項工作,團結協作、配合默契,安全、有效地完成了保教任務。整頓班級常規、按照《指南》要求,完善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節,豐富幼兒的活動環境,度過了愉快的“六一”兒童節。使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年過得充實而愉快!現將這學年的班級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把握重點,積極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學期我們重點在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我們班的孩子比較活,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伴隨而來的就是上課坐不住,注意力常常會被好奇心所驅使。對于個別個性極強的孩子如馮敏皓,劉文博,褚毅瑞等,則為他們安排離我們較近的位置,多提問多督促,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另外,我們在每一個活動中都更加注意請幼兒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圖,并逐漸養成完整清晰轉述他人意思的能力,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小學生活,在學期即將結束時,我們還組織孩子們參觀了百花小學,請孩子們觀察小學里的教室及設備,觀察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從而激勵他們也要做一名認真學習的小學生。我們還開展了一系列適應小學生活的活動:如整理書包,書寫自己的姓名及數字等。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班絕大部分幼兒的行為習慣還是很好的,只是個別幼兒的行為需要重點幫助其改正,因此在本學期,我們還是以褚毅瑞、李家旭這幾位幼兒為重點,幫助他們逐步養成對人友善的態度,學會良好的交際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外,還一如既往時刻注意觀察他們的行為并重點提醒他們不能用腳和手來解決問題,要講道理;并且結合主題活動,請他們與大家一起分享食品,分享玩具,分享故事,讓孩子們在具體事件中,感受大家在一起友愛的氛圍是多么地和諧美好。讓他們在這種和諧關愛的班集體中,讓幼兒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學會愛別人和自己,從而減少他們的攻擊性行為。
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園,我們請幼兒自己疊衣服被子,輪流做值日生,負責分水果、收杯子、分發碗碟等工作。我們還要求孩子們m.pandemic-flu-guide.com自己整理抽屜及學習用品。在家還請家長引導他們收拾東西等,以此幫助他們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我們還結合主題活動《走進小學》,請幼兒每人準備一只書包。早上背來,練習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下午背回家去,自己整理書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理能力。我們還經常布置簡單的家庭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地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深化課程主題,創設和諧環境。
1、創設主題環境。
主題環境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這一學年,我們結合課程,結合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的發展水平來進行創設和不斷調整,布置了有《不一樣的我》、《大自然的語言》、《我想飛》、《從頭到腳》、《黑夜秘語》、《動感天地》、《走進小學》、《離園倒計時》等多個主題墻,讓環境真正成為整合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豐富區域環境。
為了讓幼兒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我們讓幼兒大膽地動手操作,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們鼓勵幼兒自由地張貼自己的作品,自由的制作自己想做的玩具。并通過觀察、了解及討論,根據幼兒差異再收集、投放幼兒需要的游戲材料,讓幼兒選擇不同特征、具有多重性、可變性的材料進行操作。如,在語言角,我們不僅投放了各種不同玩法的木偶,還布置了幼兒自己在美工角制作的玩具,來讓他們自己進行講述,這樣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教玩具進行活動不僅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還促進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同時,我們還圍繞主題引導幼兒參與收集活動,如《我想飛》主題中,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了各種會飛的禽類動物圖片;在《動感天地》主題中,收集、準備了可供幼兒探索力的運動的各種材料等。這樣將課程和區域結合后,能將繁瑣的游戲材料的準備和遞進變得簡單,更好地將課程上材料和資源進行再次利用,而區域活動的內容隨著課程的變化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3、注重區域中評價。
在指導幼兒的區域活動時,我們合理運用賞識的原則,耐心傾聽幼兒的發現,投以贊賞的目光,用欣賞的口吻夸獎孩子,激勵幼兒更積極地投入活動。同時對幼兒的活動成果給予評價和肯定。在游戲中我們經常發現,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非常地珍惜,往往教師一句“現在整理玩具了……”會聽到孩子們的嘆息聲,于是在區域活動中,我讓幼兒給同伴的作品打分。當講評的時候,讓每個區域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其它的幼兒投贊成票,得票最高的幼兒可以將作品在展示臺展示還可以獲得小獎勵。運用了這樣的評價方式,使幼兒共同參與了評價,在活動中孩子們的活動更有主題性、也更投入了。
三、構建互動橋梁,尋求家園溝通。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最重要的生活場所,父母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無所不在的。因此,我們通過“家園小天地”、網絡聯系、家長會、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交流,增進家園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在教育幼兒上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1、通過上學期初的家長會和這學期的家長講座,請有經驗的小學老師來說一說孩子要近小學了,家長們應該做哪些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從而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
2、利用家園聯系手冊、班級博客、家園小天地、班級QQ群和家長接送時間與家長開展交流,將孩子最近的發展情況告知家長,隨時讓家長知道孩子的進步。并通過讓部分家長來評價班級的工作,做到尊重家長的意見和觀點,進一步完善班級工作。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我們邀請家長來園觀摩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發動家長一起參與教室的環境布置中;利用家委會的有效平臺,組織愉快的親子游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也增進了家長之間、家園之間的交流和了解。
四、創新班級工作,突出班級特色。
1、培養幼兒自主有效地管理班級。
針對我班幼兒自主性強、自信心足、語言發展較好的特點,這學年,我們在班級里創新性地開展了“班干部競選制度”。通過讓幼兒自己競選、自己投票、自己選擇職位,來決定班干部人選。同時,定期對班干部進行評分,換屆選舉等。這樣的方式,是嘗試讓幼兒自主管理班級,讓幼兒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而當上小干部的孩子也覺得特別地光榮,工作相當負責。如“紀律管理員”一看到大家聲音吵了,走開來了,就會立即敲敲小鈴請大家坐好;衛生管理員在大家上完洗手間后會主動檢查水龍頭是否關好;圖書管理員會主動分發和整理圖書;餐點管理員會在幼兒午餐后,主動給大家分水果等等。每個班干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認真負責。這樣的方法一段時間堅持下來,效果顯著。幼兒的責任意識、管理能力都大大提高,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增長。
2、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藝術才能。
我們班幼兒能力普遍較強,而且大多數幼兒多才多藝,針對這樣的特點,我們在班級里也尤其重視幼兒的藝術培養。除了每天認真開展班級藝術活動以外,我們還利用午餐前后的時間開展小小藝術演出活動,請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藝。孩子們都很喜歡,唱歌的、講故事的、念唐詩的,每個孩子都想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才藝。當然,還有些孩子喜歡安靜地畫畫,我們也不忘給他們開開小灶,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機會畫畫,并加以指導,使他們不斷保持這份興趣和才能。孩子們就在這樣的氛圍里得到了多方面的藝術熏陶。在今年的講故事比賽中,我班的王雨非、楊藝能小朋友獲得了一、二等獎;在現場作畫比賽中,我班的多名小朋友也獲獎了;在藝術節演出中,我班的孩子更是表現出色;而我班的高源、王雨非在今年的平湖市“西瓜娃娃”比賽中,更是表現優異。這些,都顯示了班級藝術培養的效果。
總結了這一學年的點點滴滴,在繁忙中我們的工作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不僅孩子們的各方面得到了發展,我們也和孩子們一起進步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將不斷地總結反思,尋找最合適于每個年齡段每個幼兒的最佳的教育契機與方法。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能更上新臺階。
回想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喜、怒、哀、樂伴隨我們一路走來。真心祝愿在這片沃土下伴隨著我一同成長的孩子們,天天快樂,學習進步!